财务的逻辑
发布时间:2019-12-26 16:59:54 信息来源:c17(中国) 浏览次数:
逻辑最早源于古希腊,是西方哲学特有思维方式。古希腊哲学大师苏格拉底、柏拉图、亚里斯多德,以及后来的莱布尼茨(发明微积分、数理逻辑,提出“可能世界”概念)、培根(实证理论)、弗雷格、罗素(罗素悖论),都是逻辑学大师。亚里斯多德更是被称为逻辑之父。他著名的逻辑著作《工具论》,里面有范畴篇、解释篇、前分析篇、后分析篇、论题篇、辨谬篇六篇文章,在这些文章中,亚里斯多德建立起“大逻辑”框架,即以“概念→判断→推理→论证→思维基本规律"的逻辑体系。
逻辑以概念为基础,概念以定义为基础,定义以切分为基础。逻辑的同一律、矛盾律、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四大规律,体现了逻辑学的基本价值追求,即追求思维的确定性、一致性、明确性和论证性。在遇到一个复杂和困难的问题时,逻辑要求我们从清楚、明确的概念出发,精确地确定问题之所在,把复杂问题分析为多个相对简单问题,逐个找出解决简单问题的可以操作的模式、程序、方法和准则,给出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,并检验它们的真假对错,即分析与综合、演绎与归纳。这体现了西方理性精神,是西方文化的精髓。逻辑与实证一起构成了西方现代科学的两大支撑,催生了近代科学在欧洲启蒙。逻辑反映了世界和事物的客观普遍规律。
逻辑早在明代就开始传入中国,起初称为“名学”、“辩学”、“论理学”等等。严复是在中文中译为“逻辑”的第一人。
形式逻辑,简单来说,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判断,中间用系词连接而成的推理过程。一个命题,先有前题假设,再进行逻辑推理,最后得出结论。如果要保证结论正确,那么必须同时保证前提成立,推理有效。只有真前题,才能推导出真结论。
那么,财务的逻辑是什么意思呢?财务怎么会同逻辑联系起来呢?
其实,前面讲了,逻辑反映了世界的客观普遍规律。在现实当中,很多事物都有其固有的内在逻辑关系,小到分子原子运动,大到自然物种演进。这种关系,以东方哲学角度看,我觉得类似于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。
从本质上讲,财务会计工作是通过运用特定方法和规则,把经济业务按照逻辑关系归纳、整理、登记、汇总、编报,以反映经济组织运营或经营效果的一项系统工作。一切会计理论、准则、会计概念框架,都建立在会计主体、持续经营、会计分期和币值不变这四个前提假设基础之上,会计审核、记账、编制报表,会计数据、信息均来源于记载经济业务的会计原始凭证。所以,财务会计工作,在理论、准则之下,都暗含并遵循着一套逻辑关系。财务准则、规则是为了统一计算口径,以利于对财务数据进行横向、纵向比较;财务逻辑,是为了保证财务数据客观、合理、有效。其实世界上任何事物之间都遵循着逻辑,财务有财务的逻辑,业务有业务的逻辑,从原理上来讲,这些逻辑都是相通的。
所以,财务必须遵循逻辑,没有逻辑,那么财务工作就会张冠李戴,颠三倒四,面目全非。
关于财务的逻辑一说,教课书上没有,课堂上老师也不会教,这需要通过大量实际工作的经验和案例,从经验和案 例中总结、分析、归纳。
现实当中,很少有人注意到这点,但在财务实际工作中,每一项经济业务、每一道程序都必须遵循。
每个人因为认识边界的不同,对财务逻辑的理解和认识也千差万别,体现在实际工作中,一是对同一会计事项会有不同会计判断,从而影响会计数据的客观性;二是出现许多财务手续不齐全、程序不规范、流程不到位现象。
现实工作中,一般人都认为,只要签了合同,收到对方出具的发票,就可以付款。如果我们用财务的逻辑来分析,财务付款是结论,要保证结论正确,那么就必须同时保证前提成立和推理有效,前提就是这项业务的经济合同、发票、验收结算等材料、手续是否齐全,推理就是这项业务是否已经实施。所以,财务是否可以付款,最终还要看这项经济业务是否已经实施,并按双方合同约定的数量、质量完成,如果确实已经完成,并且达到双方合同约定的数量、质量标准,这时才能确认为一项负债,财务应该支付款项,以归还所欠债务。按照《企业会计准则》第二十三条负债的定义: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、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。负债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:一是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;二是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。
从逻辑的角度,要得到必须支付的结论,即负债,必须要具备负债的前提条件。举例来说,一个小型工程项目,工程业务部门提供了项目批复预算、队伍选择流程资料、施工合同、对方出具的工程款发票,但仅凭这些还不够,业务部门还需提供工程验收资料、结算资料,财务才能付款。在这个例子当中,项目批复预算、队伍选择流程资料、合同、发票、验收结算单,都是“财务付款”这个结论的前提条件,在这个前提假设的基础之上,经过有效的逻辑推理即施工按质按量完成,才能得出“财务付款”的结论。
在我实际工作中,常常接到业务部门询问,财务付款需要提供哪些资料、为什么要提供那些资料、道理在哪里等等,甚至一部分财务人员自己也没弄清楚弄明白。在日常审计检查中,经常发现资料不完整、手续不齐全、流程不完善、缺胳膊少腿的现象。有的单位支付劳务派遣人员工资时,除了用工合同、用工发票等之外,缺少考勤表、考核表;有单位支付车辆修理费时,除了修理申请单、修理发票、修理合同外,未提供修理清单,或即使提供了,也未经经办人员签字确认;有的单位支付绿化苗木时,仅提供了与该笔业务相关的合同、预算、施工单位选择、发票、验收单、结算单等资料,但所有资料未明确苗木的规格大小;有单位购置空调,事先通过询价方式确定供应商,但在询价方案中未明确品牌、规格、型号,等等。
对于这些问题,都是财务手续不符合逻辑的体现。在前二个例子中,支付的依据不充分不完整,导致财务逻辑前提不成立,后二个例子,未明确品牌、规格、型号,没有确定统一评价标准,没有可比性,导致逻辑推理无效。在这四个例子当中,都不能从前提假设,推导出“财务付款”的这个结论,所以财务都不能付款,需要业务部门完善相应的程序和手续。
所以,要做好财务工作,财务人员除了必须掌握会计理论、会计准则和国家财经法律法规之外,还必须了解和掌握财务的逻辑,两者必不可少,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会计数据客观有效、财务手续和流程齐全完备,也只有这样,才能做好财务各项工作,成为一名优秀的财务工作者。(占炳移)
逻辑以概念为基础,概念以定义为基础,定义以切分为基础。逻辑的同一律、矛盾律、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四大规律,体现了逻辑学的基本价值追求,即追求思维的确定性、一致性、明确性和论证性。在遇到一个复杂和困难的问题时,逻辑要求我们从清楚、明确的概念出发,精确地确定问题之所在,把复杂问题分析为多个相对简单问题,逐个找出解决简单问题的可以操作的模式、程序、方法和准则,给出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,并检验它们的真假对错,即分析与综合、演绎与归纳。这体现了西方理性精神,是西方文化的精髓。逻辑与实证一起构成了西方现代科学的两大支撑,催生了近代科学在欧洲启蒙。逻辑反映了世界和事物的客观普遍规律。
逻辑早在明代就开始传入中国,起初称为“名学”、“辩学”、“论理学”等等。严复是在中文中译为“逻辑”的第一人。
形式逻辑,简单来说,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判断,中间用系词连接而成的推理过程。一个命题,先有前题假设,再进行逻辑推理,最后得出结论。如果要保证结论正确,那么必须同时保证前提成立,推理有效。只有真前题,才能推导出真结论。
那么,财务的逻辑是什么意思呢?财务怎么会同逻辑联系起来呢?
其实,前面讲了,逻辑反映了世界的客观普遍规律。在现实当中,很多事物都有其固有的内在逻辑关系,小到分子原子运动,大到自然物种演进。这种关系,以东方哲学角度看,我觉得类似于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。
从本质上讲,财务会计工作是通过运用特定方法和规则,把经济业务按照逻辑关系归纳、整理、登记、汇总、编报,以反映经济组织运营或经营效果的一项系统工作。一切会计理论、准则、会计概念框架,都建立在会计主体、持续经营、会计分期和币值不变这四个前提假设基础之上,会计审核、记账、编制报表,会计数据、信息均来源于记载经济业务的会计原始凭证。所以,财务会计工作,在理论、准则之下,都暗含并遵循着一套逻辑关系。财务准则、规则是为了统一计算口径,以利于对财务数据进行横向、纵向比较;财务逻辑,是为了保证财务数据客观、合理、有效。其实世界上任何事物之间都遵循着逻辑,财务有财务的逻辑,业务有业务的逻辑,从原理上来讲,这些逻辑都是相通的。
所以,财务必须遵循逻辑,没有逻辑,那么财务工作就会张冠李戴,颠三倒四,面目全非。
关于财务的逻辑一说,教课书上没有,课堂上老师也不会教,这需要通过大量实际工作的经验和案例,从经验和案 例中总结、分析、归纳。
现实当中,很少有人注意到这点,但在财务实际工作中,每一项经济业务、每一道程序都必须遵循。
每个人因为认识边界的不同,对财务逻辑的理解和认识也千差万别,体现在实际工作中,一是对同一会计事项会有不同会计判断,从而影响会计数据的客观性;二是出现许多财务手续不齐全、程序不规范、流程不到位现象。
现实工作中,一般人都认为,只要签了合同,收到对方出具的发票,就可以付款。如果我们用财务的逻辑来分析,财务付款是结论,要保证结论正确,那么就必须同时保证前提成立和推理有效,前提就是这项业务的经济合同、发票、验收结算等材料、手续是否齐全,推理就是这项业务是否已经实施。所以,财务是否可以付款,最终还要看这项经济业务是否已经实施,并按双方合同约定的数量、质量完成,如果确实已经完成,并且达到双方合同约定的数量、质量标准,这时才能确认为一项负债,财务应该支付款项,以归还所欠债务。按照《企业会计准则》第二十三条负债的定义: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、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。负债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:一是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;二是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。
从逻辑的角度,要得到必须支付的结论,即负债,必须要具备负债的前提条件。举例来说,一个小型工程项目,工程业务部门提供了项目批复预算、队伍选择流程资料、施工合同、对方出具的工程款发票,但仅凭这些还不够,业务部门还需提供工程验收资料、结算资料,财务才能付款。在这个例子当中,项目批复预算、队伍选择流程资料、合同、发票、验收结算单,都是“财务付款”这个结论的前提条件,在这个前提假设的基础之上,经过有效的逻辑推理即施工按质按量完成,才能得出“财务付款”的结论。
在我实际工作中,常常接到业务部门询问,财务付款需要提供哪些资料、为什么要提供那些资料、道理在哪里等等,甚至一部分财务人员自己也没弄清楚弄明白。在日常审计检查中,经常发现资料不完整、手续不齐全、流程不完善、缺胳膊少腿的现象。有的单位支付劳务派遣人员工资时,除了用工合同、用工发票等之外,缺少考勤表、考核表;有单位支付车辆修理费时,除了修理申请单、修理发票、修理合同外,未提供修理清单,或即使提供了,也未经经办人员签字确认;有的单位支付绿化苗木时,仅提供了与该笔业务相关的合同、预算、施工单位选择、发票、验收单、结算单等资料,但所有资料未明确苗木的规格大小;有单位购置空调,事先通过询价方式确定供应商,但在询价方案中未明确品牌、规格、型号,等等。
对于这些问题,都是财务手续不符合逻辑的体现。在前二个例子中,支付的依据不充分不完整,导致财务逻辑前提不成立,后二个例子,未明确品牌、规格、型号,没有确定统一评价标准,没有可比性,导致逻辑推理无效。在这四个例子当中,都不能从前提假设,推导出“财务付款”的这个结论,所以财务都不能付款,需要业务部门完善相应的程序和手续。
所以,要做好财务工作,财务人员除了必须掌握会计理论、会计准则和国家财经法律法规之外,还必须了解和掌握财务的逻辑,两者必不可少,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会计数据客观有效、财务手续和流程齐全完备,也只有这样,才能做好财务各项工作,成为一名优秀的财务工作者。(占炳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