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十·一”长假散记
发布时间:2019-10-11 17:06:44 信息来源:c17(中国) 浏览次数:
今年的“十·一”长假,在老家陪伴了母亲整整七天,度过了一个非常特别的假期。
假期的最后一天,与妻一道,陪母亲到镇上赶墟,顺便带她到牙科诊所看牙齿。母亲经常说牙痛,但又不愿或舍不得花钱看医生。看她疼痛难忍的样子,实在不忍心,着实劝慰了一把,好不容易做通了老人家的思想工作。乡下人穷苦了一辈子,身体有什么毛病,大多都舍不得花钱治,习惯于熬一熬,扛一扛,挺一挺,拖一拖,也就过去了,过不去的就落下了病根,从此就由轻变重,由缓变急,直至痛苦地死去,中间的痛苦、忍耐,肉体的折磨,精神的折磨,现在的都市年轻人又能知道多少,理解多少呢。好在母亲的牙齿并无大碍,医生只是稍稍用了点外药,不几日便能治愈。母亲今年七十五岁高龄,还能有一幅不错的牙齿,也算是上天的特别眷顾。
看了医生,在墟上买了点日常用品,我们便返回。老家到镇上不远,至多五华里路程。去的时候,三人乘坐当地机动小三轮车。回来时,母亲依然坐小三轮,我与妻一起走乡间小路,步行回家,从镇上的大马路走到放生塘,再折向左边小路,经詹家坞、祝村,绕过庙后,最后到家,体验了三十多年前的难忘经历。
想当年,自己还是一个在镇上读书的衣衫褴褛、懵懂无知、尚未见过外面世界精彩也不知愁滋味的大男孩,每天上学放学,无数次往返于这条小路上,走过了晨曦黄昏,走过了春夏秋冬,无论是雨雪冰霜,严寒酷暑,还是山高水长,就这样走了三年。后来又到县上读书,每周都要回家带菜带米,又走了三年。所以,这条小小泥巴小路,前前后后走了整整六个年头,熟悉得不能再熟悉,深刻得不能再深刻。往事如烟,永远新鲜。当年的情景,如今依然历历在目,仿佛就在昨天,一一浮现在眼前。
流水无声,岁月无情。三十年昙花一现,三十年转瞬即逝,三十年人事变换,时过境迁,三十年白云苍狗,沧海桑田。当年的大男孩,如今已年过半百,母亲已苍老,父亲已辞世,所有的欢乐悲伤、遗憾感叹,一切的一切,都被时间无情地抛弃,一切与我有关的人、物、事都已随风飘散,渐渐远去,留下的只有记忆,留下的只有心中的一点涟漪和波澜。小路也不是当年的小路,歧乱得有些不认得,有些由狭窄的泥巴路变成了宽敞的水泥路,但一半以上都人迹罕至,杂草丛生,一片荒芜,行走困难。这些年来,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,妇女、孩子,甚至一部分老人,也随之离开家乡,进入繁华的大都市,加速了农村空心化趋势,当年鸡鸣狗吠、炊烟袅袅、“稻花香里说丰年”的风光迷人小乡村,如今已人烟稀少,了无生气,土地荒废,房门紧闭,有些房屋长年无人居住,残垣断壁,破败不堪。
虽然乡野秋阳和煦,秋色迷人,但我们却无暇顾及,无心欣赏,注意力全在脚下。好在路程并不遥远,气候连续干旱,小草大多枯死,小路依稀还能辨认。经过艰难跋涉,半个多小时后,我们终于到家,母亲已回来多时。
岁月悠悠,小径幽幽。愿时光疏缓,愿故人不散。
作者:占炳移
假期的最后一天,与妻一道,陪母亲到镇上赶墟,顺便带她到牙科诊所看牙齿。母亲经常说牙痛,但又不愿或舍不得花钱看医生。看她疼痛难忍的样子,实在不忍心,着实劝慰了一把,好不容易做通了老人家的思想工作。乡下人穷苦了一辈子,身体有什么毛病,大多都舍不得花钱治,习惯于熬一熬,扛一扛,挺一挺,拖一拖,也就过去了,过不去的就落下了病根,从此就由轻变重,由缓变急,直至痛苦地死去,中间的痛苦、忍耐,肉体的折磨,精神的折磨,现在的都市年轻人又能知道多少,理解多少呢。好在母亲的牙齿并无大碍,医生只是稍稍用了点外药,不几日便能治愈。母亲今年七十五岁高龄,还能有一幅不错的牙齿,也算是上天的特别眷顾。
看了医生,在墟上买了点日常用品,我们便返回。老家到镇上不远,至多五华里路程。去的时候,三人乘坐当地机动小三轮车。回来时,母亲依然坐小三轮,我与妻一起走乡间小路,步行回家,从镇上的大马路走到放生塘,再折向左边小路,经詹家坞、祝村,绕过庙后,最后到家,体验了三十多年前的难忘经历。
想当年,自己还是一个在镇上读书的衣衫褴褛、懵懂无知、尚未见过外面世界精彩也不知愁滋味的大男孩,每天上学放学,无数次往返于这条小路上,走过了晨曦黄昏,走过了春夏秋冬,无论是雨雪冰霜,严寒酷暑,还是山高水长,就这样走了三年。后来又到县上读书,每周都要回家带菜带米,又走了三年。所以,这条小小泥巴小路,前前后后走了整整六个年头,熟悉得不能再熟悉,深刻得不能再深刻。往事如烟,永远新鲜。当年的情景,如今依然历历在目,仿佛就在昨天,一一浮现在眼前。
流水无声,岁月无情。三十年昙花一现,三十年转瞬即逝,三十年人事变换,时过境迁,三十年白云苍狗,沧海桑田。当年的大男孩,如今已年过半百,母亲已苍老,父亲已辞世,所有的欢乐悲伤、遗憾感叹,一切的一切,都被时间无情地抛弃,一切与我有关的人、物、事都已随风飘散,渐渐远去,留下的只有记忆,留下的只有心中的一点涟漪和波澜。小路也不是当年的小路,歧乱得有些不认得,有些由狭窄的泥巴路变成了宽敞的水泥路,但一半以上都人迹罕至,杂草丛生,一片荒芜,行走困难。这些年来,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,妇女、孩子,甚至一部分老人,也随之离开家乡,进入繁华的大都市,加速了农村空心化趋势,当年鸡鸣狗吠、炊烟袅袅、“稻花香里说丰年”的风光迷人小乡村,如今已人烟稀少,了无生气,土地荒废,房门紧闭,有些房屋长年无人居住,残垣断壁,破败不堪。
虽然乡野秋阳和煦,秋色迷人,但我们却无暇顾及,无心欣赏,注意力全在脚下。好在路程并不遥远,气候连续干旱,小草大多枯死,小路依稀还能辨认。经过艰难跋涉,半个多小时后,我们终于到家,母亲已回来多时。
岁月悠悠,小径幽幽。愿时光疏缓,愿故人不散。
作者:占炳移
上一篇:【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】主题教育中的“三次表白”(何爱鹏)
下一篇:新干北收费站之魂